蔡立人

作者

2006年末,章诒和应邀到新山演讲和推介她的书。一星期后,我在书店看到摆放的《往事并不如烟》,有几本还是她亲笔签名的。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原因有两个,一是喜欢她的书名,二是喜欢她的签名。当时对于书的内容是完全不清楚的。

过后,就一口气把它读完。章诒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毫不娇柔做作的文字驾驭,惊人的记忆和感情,完全征服了我。

书的自序如下:


自序
   这本书是我对往事的片断回忆,但它不是回忆录。

   在中国和从前的苏联,最珍贵和最难得的个人活动,便是回忆。因为它是比日记或写信更加稳妥的保存社会真实的办法。许多人受到侵害和惊吓,销毁了所有属于私人的文字记录, 随之也抹去了对往事的真切记忆。此后,公众凡是应该做为记忆的内容,都由每天的报纸社论和文件、政策、决议来确定。於是,历史不但变得模糊不清,而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被改写。这样的“记忆”就像手握沙子一样,很快从指缝里流掉。从前的人什么都相信,相信……后来突然舍都不信了。何以如此?其中恐怕就有我们这个社会长期回避真实、掩盖真实、拒绝真实的问题。

   我这辈子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经历了天堂、地狱、人间三部曲,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孤单的人生。我拿起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继续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将枯萎的心。而提笔的那一刻,才知道语言的无用,文字的无力。它们似乎永远无法叙述出一个人内心的爱与乐、苦与仇。

   寂静的我独坐在寂静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窝里就会涌出泪水,提笔则更是泪流不止,毫无办法,已成疾。因为一个平淡的词语,常包藏着无数寒夜里的心悸。我想,能够悲伤也是一种权利。

    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我僅僅是把看到的、记得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而已,一共写了六篇,涉及八人(不包括我的父母)。这些人,有的深邃如海,有的浅白如溪。前者如罗隆基、聂绀弩,后者如潘素、罗仪凤。他(她)们有才、有德、有能,除了史良,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可说而不可看,或者可看不可想。过去,咱们这儿总喊“解放全人类”,却残酷地践踏身边的人。其实,不论贵贱和成败,人既不应当变为圣像,也不应当遭受藐视。

   书是献给父母的。他们在天国远远望着我,目光怜悯又慈祥。
   章诒和
   二OO三年八月二十一日於北京守愚斋

作者简介

  章诒和,章伯钧的女儿。1942年生於重庆,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绵竹县汉旺镇的钟楼四个钟面的指针同时停止,见证这悲痛的时刻,哀悼逝去的人,抚慰创痛的心灵,重建家园。

绵竹汉旺灾区图片>>



Sydney Pollack (1934-2008), an Academy Award-winning American film director, producer and actor.

Pollack died of cancer on May 26 2008 at the age of 73 at his home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surrounded by family. He had been diagnosed about nine months before his death, said his publicist, Leslee Dart.


Among the films he directed include:
Tootsie (1982), Dustin Hoffman
Out of Africa (1985), Robert Redford
The Firm (1993), Tom Cruise
The Interpreter (2005), Nicole Kidman
Next PostNewer Posts Previous PostOlder Posts Home